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凝聚社會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艾滋病不僅危害個人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家庭幸福,還嚴重威脅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
艾滋病傳播因素復雜且廣泛存在,防治工作涉及社會方方面面,需要全社會積極參與,更需要每個人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任。
知曉艾滋,重視早診早治
目前,人類尚無針對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和治愈性藥物。由于艾滋病潛伏期很長,通常可達7~10年,很多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如果感染后不能及時診斷發(fā)現,感染者就不會服用抗病毒治療藥物,絕大多數都會發(fā)病,發(fā)病后病情進展迅速。所以,感染者等到發(fā)病就醫(yī)時,往往已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如果感染者未能及早診斷發(fā)現艾滋病,在發(fā)生性行為時也容易忽視采取防護措施,導致將病毒傳播給自己的配偶或性伴侶。艾滋病只有早診斷發(fā)現,才可能盡早得到抗病毒治療。只有盡早得到有效抗病毒治療,才能大大降低體內的病毒載量,實現病毒抑制。體內艾滋病病毒減少了,就會減輕對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使人體免疫功能得以恢復,從而預防或避免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的發(fā)生。
早診早治,對個體而言,可以有效提高生命質量、延長生命時間;在公共衛(wèi)生水平上,可以預防傳播、控制艾滋病流行。所以,如果發(fā)生了易感染艾滋病的行為(如多性伴、無保護性行為、使用可能被病毒污染的針具等),千萬不能心存僥幸,一定要高度重視,主動到當地疾病控制中心或醫(yī)療機構尋求艾滋病檢測服務(檢測是判斷艾滋病感染的唯一方式),也可通過藥店和自動售賣設施購買自檢試劑自我檢測,發(fā)現陽性結果后再及時到醫(yī)療機構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復檢,最終確定感染情況。如果檢測診斷感染了艾滋病,也不必灰心喪氣,要盡早進行抗病毒治療。按照目前的醫(yī)療水平,只要聽從醫(yī)囑堅持規(guī)范服藥,感染者的生命質量和長度都接近正常人。
遠離艾滋,做好自我防范
雖然艾滋病目前沒有疫苗,但做好自我防范勝過打疫苗。大家都要樹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對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
從個人角度看,預防艾滋病重點是預防經性傳播。
第一,要樹立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侶,保持一對一忠誠的性關系。
第二,要正確使用安全套。發(fā)生性行為時要全程規(guī)范使用安全套。
第三,婚前要進行艾滋病檢測,如果檢查發(fā)現感染艾滋病病毒,應及時告知結婚對象,并采取預防措施。
第四,如患有性病,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積極規(guī)范檢查和治療,直到徹底治愈。
第五,積極尋求暴露前和暴露后預防服藥,也就是在發(fā)生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險行為前,遵從醫(yī)囑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藥物?;蛘甙l(fā)生危險行為后72小時內,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藥物,越早越好,需連續(xù)服用28天。
預防艾滋病還需注意預防經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
★如有文眉、打耳洞、拔牙等需求,一定要到正規(guī)機構進行,避免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yī)療器械。
★切記遠離毒品,抵制使用毒品。如果已經不幸染上毒癮,要積極戒除,可采取美沙酮替代治療和清潔針具交換等方法,避免使用共用注射器吸毒。
★育齡婦女在孕早期要盡早進行艾滋病檢測,如發(fā)現感染病毒,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開展抗病毒治療、安全助產,并在嬰兒出生后及時規(guī)范治療、進行人工喂養(yǎng)。有效預防艾滋病病毒母嬰傳播。
抗擊艾滋病,需要你我他。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做好自我防范,利己利人利社會!
共抗艾滋,凝聚社會力量
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將今年我國“世界艾滋病日”的宣傳主題確定為“凝聚社會力量,合力共抗艾滋”,就是強調艾滋病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全社會要共同參與,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目標一致,共同抗擊艾滋病,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大對社會力量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工商聯等社會團體針對不同人群開展艾滋病防治宣教,企事業(yè)單位、基金會、有關組織和志愿者等積極參與艾滋病防治相關的社會宣傳、捐款捐物、關懷救助等公益活動;社會組織要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積極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合力提升防治成效。眾志成城,只要你我行動起來,貢獻智慧力量,消除社會歧視,大家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就能夠實現終結艾滋病流行的宏偉目標。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