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時客戶端報道 今天(3月18日),大同—懷來—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工建設,計劃2027年6月建成投運。屆時,華北將新增一條貫通山西、河北能源基地與天津負荷中心的能源"大動脈",每年可促進新能源電量消納超146億千瓦時。
大同—懷來—天津南1000kV特高壓交流工程起于山西大同市,途經河北張家口、承德、唐山,止于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新建大同、懷來、承德、天津北四座變電站,擴建天津南變電站,新增變電容量1800萬千伏安,新建雙回線路長度770千米。項目建成后,華北將新增一條貫通山西、河北能源基地與天津負荷中心的能源"大動脈"。
國網冀北電力建設部副主任 石凱:
預計到2030年,僅京津冀地區(qū)全社會用電量和最大負荷,就比2024年分別增長約21%和43%,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華北特高壓主網架結構,滿足山西、冀北電源送出和天津電網負荷增長需求,提高環(huán)首都經濟圈電力供應能力。
據了解,工程動態(tài)投資達230億元,涉及設備制造、勘測設計、建筑安裝等單位上百家,提供就業(yè)崗位1.8萬個,對全方位擴大內需、促進高質量就業(yè)發(fā)揮重要作用。工程建設過程中,將全面應用先進標準化設計、施工成果,采用我國自主研發(fā)的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計劃2027年6月建成投運。
國網冀北電力建設部特高壓處處長 劉中華:
咱們這個工程首次大批量應用最新自主研制的特高壓低噪聲電抗器,首次在特高壓交流工程中,全面應用戶內全封閉組合電器,這些設備帶動了我國電力裝備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fā)展,從而帶動產業(yè)鏈轉型升級,驅動全產業(yè)鏈高質量發(fā)展。
我省北部的冀北清潔能源基地是"十四五"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去年新能源裝機占比居全國省級電網首位。工程建成后,能夠推動冀北新能源外送消納,每年可促進新能源電量消納超146億千瓦時,替代燃煤消耗44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81萬噸。
國網冀北電力建設部副主任 石凱:
本工程的建設將華北區(qū)域的特高壓"西電東送"通道,從送電能力1500萬千瓦提升到2100萬千瓦,在滿足京津唐電網負荷增長需求的同時,還能提升張家口地區(qū)電力供應保障能力,滿足張家口地區(qū)200萬千瓦風電裝機外送需求。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