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鳳會村有358戶,常住人口1400余人,被譽為“海南傳統(tǒng)年糕第一村”。這些年,隨著物流業(yè)興起,村民將“糖貢”生意做到了“線上”,熱銷全國各地,古老“年糕”甜了鄉(xiāng)村年味。
“糖貢”,俗稱米花糖,是文昌民間流傳了上百年的一種傳統(tǒng)“年糕”,因古時作為貢品進獻朝廷而得名。過去也只有地主和鄉(xiāng)紳可以制作。
鳳會村有這樣一句俗語:“無糖貢不像過年”。如今,每逢新春佳節(jié),可以說是村子里最熱鬧的時候,家家戶戶忙著制作“糖貢”,房前屋后到處飄著幸福的年味。
特殊的制作工藝和香脆綿柔的口感,讓鳳會村“糖貢”名聲遠揚,“糖貢”也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家鄉(xiāng)年味記憶,手藝也世世代代傳承下來。
村民符策良,46歲,從小傳承母親的手藝,做“糖貢”至今已有10多年了。
“以前我們的‘糖貢’,一般都是用來招待親戚朋友,或者寄給遠方的親人?!狈吡颊f,好多外來的朋友追到村里買“糖貢”,當時因為量小,買不到,感覺他們有些遺憾,后來就萌生辦廠加工“糖貢”想法,滿足廣大的朋友需求。
2006年,符策良開始投資建廠,去年銷售額有100多萬元。今年春節(jié),“糖貢”訂單比往年多了不少。工廠里燈火通明,他和80多名工人一起忙著制作“糖貢”,趕在年前把“年味記憶”送達消費者手中。
記者:郭良川 黎多江(攝像)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