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hwa3d"></address>

<label id="hwa3d"><tt id="hwa3d"></tt></label>
    1. <object id="hwa3d"></object>
      <menuitem id="hwa3d"><cite id="hwa3d"><kbd id="hwa3d"></kbd></cite></menuitem>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qū) 小記者 教育 醫(y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shù)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茹振鋼代表的“麥田守望”

      2025-02-18 19:44: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又是一年春風來。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xié)十四屆三次會議將于3月初在北京召開。中新社記者近期采訪了一批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xié)委員,了解了過去一年他們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的故事和心聲,即日起陸續(xù)播發(fā)。

        中新社河南新鄉(xiāng)2月17日電 題:茹振鋼代表的“麥田守望”

        中新社記者 闞力 李超慶

        “葉尖受凍不影響它,生長量已達到很理想的狀態(tài)?!庇绱旱某枺珖舜蟠?、河南科技學院小麥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鋼帶著團隊,走進位于豫北新鄉(xiāng)的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察看小麥苗情。

        河南是中國小麥生產大省。今年,該省小麥種植面積繼續(xù)保持在8500萬畝以上。眼下,河南小麥從南到北將陸續(xù)進入返青、起身、拔節(jié)的植株生長旺盛期,同時也是肥水需求高峰期和產量形成關鍵期。

        2月16日,中新社記者在這片小麥種植面積達1200畝的基地看到,麥苗已泛綠,機械噴灌和人工澆灌正交替作業(yè),茹振鋼眼中滿是笑意。

        每年立春后,茹振鋼都會帶著學生,馬不停蹄地奔走在田間地頭,輔導農民開展春管。他們還走訪調研種子公司、面制品企業(yè)等,以確保供需兩端緊密結合,更精準地培育麥種。

      2月16日,茹振鋼在麥田里察看苗情?!?a target="_blank" style="outline: none; zoom: 1; cursor: pointer; 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line: none;">中新社記者 闞力 攝

        今年67歲的茹振鋼,致力小麥育種科研與教學工作逾40年,有“麥田守望者”“麥爸”之稱。數(shù)十年來,他培育出“黃淮第一麥”等眾多小麥品種,這些小麥品種累計種植面積達4億多畝,直接增產效益超300億元人民幣。

        “我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才投身新農村建設。”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茹振鋼連續(xù)多年關注“三農”話題和鄉(xiāng)村振興議題。2024年,他走進農村、課堂等開展宣講30余場次,與1500多位聽講者交流探討,“希望讓更多人懂農業(yè)、愛農村、愛農民”。

        “培育小麥品種很重要,培養(yǎng)人才也很重要,這是我心中最重要的‘兩粒種子’?!比阏皲撜f道。

        人工智能發(fā)展方興未艾。一年來,茹振鋼還關注農業(yè)領域如何與AI技術結合。在他看來,AI技術將為農業(yè)生產帶來新氣象,通過新技術實現(xiàn)種藥肥械一體化作業(yè)。

        AI技術賦能農業(yè)裝備,也是茹振鋼將帶上今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建議之一。他通過一年的走訪調研發(fā)現(xiàn),不少農村年輕人都外出務工,留守的老弱婦孺,難以實施精準的田間管理。目前,如何將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的人海戰(zhàn)術,轉變?yōu)楝F(xiàn)代化、機械化、智能化的一體化生產,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種子是糧食的芯片。河南以中國1/17的耕地,產出中國1/10的糧食、超1/4的小麥。2024年該省糧食總產量1343.9億斤,連續(xù)8年穩(wěn)定在1300億斤以上。

        種業(yè)安全一直是茹振鋼履職盡責的重點,今年也不例外。在他看來,要摸清小麥品種的基因功能,從而實現(xiàn)中國自主研發(fā)的大品種保護。

        “我就是一個農業(yè)科技工作者,就是要實實在在踩著大地。”茹振鋼對記者表示。

        【記者手記】

        2017年,我初次采訪全國著名小麥育種專家茹振鋼,他那“大嗓門式”滿懷激情地介紹“要把小麥話語權抓在中國人手里”的場景,深深印刻在我心里。

        此后8年,我和同事們多次往返于茹振鋼教授主持的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河南省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鄉(xiāng)間地頭采訪,見證他對小麥育種、對鄉(xiāng)村振興的如癡如醉,見證了這位“麥田守望者”始終如一地以實際行動扛起糧食安全的重任。

        截至2024年,河南糧食總產量連續(xù)8年穩(wěn)定在1300億斤以上。這其中更是少不了像茹振鋼這樣的育種專家的辛苦付出。多年來,快言快語的茹振鋼像“農村大叔”一樣多次走進我和同事的鏡頭里,無數(shù)次被媒體同行寫進作品里,他的親和力感染了我,也感染了廣大農戶和一望無際的麥田。

      2月16日,河南新鄉(xiāng),茹振鋼(右)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跏亢?攝

        多年來,在全國兩會上,茹振鋼圍繞種業(yè)發(fā)展、糧食安全等履行全國人大代表職責,在科技、產業(yè)和人才賦能鄉(xiāng)村振興等方面建言獻策,先后將《把小麥話語權抓在中國人手里》《鄉(xiāng)村振興“能人”應大有作為》《打造“永久牌”鄉(xiāng)村振興人才隊伍》等議案帶上全國兩會,亦通過媒體鼓與呼。

        2025年初春,朝陽灑落在黃河岸邊的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茹振鋼依舊激情滿滿地帶領團隊,實地查看小麥苗情。接受采訪后,他又匆匆趕往下一塊麥田。


      編輯:吳明富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刺激的视频_97人妻起碰视频免费_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_精品国产门事件在线观看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 国产性爱av毛片 久久夜夜躁躁精品 亚洲天堂2021av无码
      <address id="hwa3d"></address>

      <label id="hwa3d"><tt id="hwa3d"></tt></label>
        1. <object id="hwa3d"></object>
          <menuitem id="hwa3d"><cite id="hwa3d"><kbd id="hwa3d"></kbd></cite></menu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