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藿香正氣水就成了很多人家里的必備藥品。
腸胃不適來一瓶,緩解暑熱來一瓶,甚至有年輕人別出心裁,在藿香正氣水里加冰塊自制成冷飲喝了起來,并戲稱其為“消暑冰美式”。
藿香正氣水你可能用錯了 其實,藿香正氣水這種中藥制劑不能亂用,一旦用錯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加冰會損傷脾胃
藿香正氣水的成分包括蒼術、陳皮、厚樸、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廣藿香油、紫蘇油等,功效是解毒化濕,理氣和中,一般為常溫服用。
有些人加冰塊或冰鎮(zhèn)后服用,容易損傷脾胃陽氣或加重中暑病情。
可能加重中暑程度
中醫(yī)把中暑分為“陰暑”與“陽暑”,兩者的成因和治法都不同。
陽暑是長時間在戶外暴曬或在高熱密閉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頭暈、倦怠、口渴、眼花、大汗、胸悶、心煩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xiàn)血壓下降、暈厥、意識障礙等。
陰暑是在天氣炎熱時過度貪涼所致,空調溫度過低、電風扇強吹,都會導致寒邪侵襲肌表、熱閉于內而致病,典型表現(xiàn)為身熱頭痛、無汗惡寒、關節(jié)酸痛、腹痛腹瀉等。
陰暑者,可用藿香正氣水、桂枝湯等,以辛溫解表、化濕和中。陽暑者,應清暑益氣、養(yǎng)陰生津,可用白虎湯、十滴水等,也可配合食用西瓜、綠豆糖水等。陽暑者用藿香正氣水非但無效,還可能加重病情,自制消暑飲料更是無稽之談。
藿香正氣水應該怎么用
藿香正氣類藥品包括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藿香正氣軟膠囊等等,它們從功效到注意事項,都是比較相似的,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是否含有酒精。
藿香正氣水,成品含40%~50%的酒精。藿香正氣口服液和藿香正氣軟膠囊,成品不含酒精。
藿香正氣藥品主要用于以下不適:
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
脾濕胃濁引起的食欲不振、舌苔厚膩等;
水土不服、暈車暈船、美尼爾綜合征(眩暈、耳鳴、耳聾)、小兒消化不良;
受涼引起的腹痛、腹瀉,如食用生冷瓜果、冷凍食物等出現(xiàn)的腹瀉,但細菌性腹瀉不宜用;
稀釋后局部外用可緩解痱子、蚊蟲叮咬等瘙癢不適之癥,有助于瘡癤、痔瘡的消炎止痛,對頭癬、手足癬、灰指甲也有一定幫助。
服用時注意以下幾個關鍵:
別和頭孢一起用
頭孢類藥物遇到藿香正氣水中的酒精,會發(fā)生雙硫侖樣反應,表現(xiàn)為氣短多汗、頭昏頭痛、嘔吐、心率加快、呼吸困難等,甚至出現(xiàn)休克和意識障礙。酒精過敏者也不要服用含酒精的藿香正氣水。
服藥之后別開車
服藿香正氣水后,不宜開車和操作精密儀器、進行高空工作。藿香正氣類藥物還有膠囊等劑型,也可適當選擇。
幾類人要謹慎
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療的患者,均應在醫(yī)生或藥師指導下服用。藿香正氣水也不宜與滋補類中成藥同時服用。老人、孕婦、幼兒等體質較弱者也盡量不要喝。
防治中暑真正建議做的事
想要防治中暑,只靠藿香正氣水是遠遠不夠的。
長時間戶外作業(yè)者;長久在封閉空間里的人;患有慢性病,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年老體弱者、兒童、孕婦等,都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備好防暑物品
備好防曬用具,如涂防曬霜,戴寬檐帽、充足的水;穿寬松透氣淺色服裝,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
科學補充水分
少量多次飲水,可每隔15~20分鐘補水200毫升,水溫不宜過高或過低。大量出汗,要額外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也可適當飲用運動飲料。
注意身體散熱
炎熱難擋時可用涼水沖手腕,每隔幾小時把手腕放在自來水龍頭下沖5秒,有助降低血液溫度。從室外回到室內,切忌立即開空調,避免感冒。
警惕室內中暑
在溫度較高的室內也會中暑,老年人、慢病患者、嬰幼兒、孕產婦、體型肥胖者等尤其要當心。即使不覺得熱,也應監(jiān)測室內溫度、濕度,適度通風和使用空調等制冷設備。
一般情況下,夏季家中濕度以30%~50%為宜,在濕度、氣流都正常的情況下,居室適宜溫度在21℃~32℃之間。
發(fā)現(xiàn)中暑如何正確處理?
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或他人有如下癥狀,要考慮是否已經中暑:
輕度:頭暈、腿軟、大量出汗、肌肉酸痛僵硬,但意識清醒。
中度:出現(xiàn)面色潮紅、皮膚發(fā)熱、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大量出汗、血壓下降、脈搏加快時,可能是中度中暑。
重度:如體溫達到40℃以上并伴有上述癥狀,嚴重者出現(xiàn)暈厥、昏迷、痙攣,提示重度中暑可能。
一旦確定為中暑,應立即移至陰涼處通風處靜臥,解開衣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散熱。神志清楚者及時補充含鹽清涼飲品,如淡鹽水、西瓜水、綠豆湯等,小口慢飲,不能猛灌冰飲??捎脻衩怼L扇等進行降溫。
輕者經以上處理即可恢復,但重度中暑的人,如高熱、意識障礙、肢體痙攣的患者需要及時送到醫(yī)院進一步診治。(@生命時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