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一大早,拿上塑封好的資料,背上水壺,68歲的市民李女士著急去市人民公園西門附近的相親角,給孩子找對象,是李女士這幾年的頭等大事。孩子都34歲了,婚姻卻還沒著落。在相親角,像林女士這樣給孩子找對象的家長有很多。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從2020年起,張家口市結婚率呈下降趨勢,30-40歲的結婚人數(shù)在總人數(shù)占比逐年增高。晚婚已成社會普遍現(xiàn)象。
現(xiàn)在的年輕人為什么不愛結婚了?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調(diào)查。
老人忙著為兒女相親
“您是給孩子找對象?”“你家孩子多大?”……6月13日,在市人民公園西門南側,一些家長仔細看著懸掛著的征婚信息,有人在筆記本上認真地記錄著中意的信息,還有人互相打聽孩子的情況。這里,被人們稱為相親角,不定期舉行免費的征婚活動。記者發(fā)現(xiàn),當天參加活動的人員多為老年人。
“您家是閨女,還是兒子?”65歲的王先生與看信息的人攀談著。王先生兒子今年35歲,企業(yè)工作。照片上的人高高個子、長相斯文。希望找一個工作穩(wěn)定,個子不低于1米6的女生?!皫啄陙硪惨娺^十多個女生,有的也聯(lián)系過一段時間,但是都沒成。兒子說是不投緣?!蓖跸壬J為兒子要求不高,但卻一直沒找到合適對象。
小于媽媽站在兒子的信息牌下,等著“愿者上鉤”。小于今年32歲,研究生學歷,在位于我市的一家國企上班,月收入8000元以上?!?0多歲了還沒對象。兒子想找個有感覺、聊得來的女孩子。”小于媽媽說。在小于媽媽看來,兒子優(yōu)秀,工作也好,媳婦自然也要“般配”。他希望未來的兒媳婦是985本科院校畢業(yè)、公務員編制、身高長相俱佳。
90后的趙女士親自到現(xiàn)場相親,這種情況在當天比較稀罕,身邊圍了不少“相看”的家長。趙女士是張家口本地人,目前在北京工作。她希望找個與年齡相當,合得來的“有緣人”?!吧硖幃惖兀刻斓纳顑牲c一線,認識的人也少,網(wǎng)上交友又覺得不靠譜?!壁w女士感嘆,年紀大了,圈子更窄了,可選的人更少了。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不投緣”“沒感覺”常被人提到,看似“有緣人”難尋,究其原因又各有各的不同。
記者隨機采訪時,一些來給兒女相親的老人表示,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30多歲不結婚,真是“鬧心”。
市民郭女士表示,也曾多次和兒子聊過結婚這件事,兒子有自己的想法。“他也知道自己到了成家的年紀,但就是不著急,我也只能多幫他上點心?!惫空f。
相親角大齡青年居多
“我不著急,我媽急?!泵鎸Y婚這個問題,30歲的媛媛感覺“壓力山大”。媛媛研究生畢業(yè),在我市工作,是一名公務員。一畢業(yè),媽媽就開始給她安排相親。“感覺我的價值就是結婚、生育?!睂Υ?,媛媛感覺非常苦惱?!拔覄偖厴I(yè),正是拼事業(yè)時期,想先站穩(wěn)腳跟再考慮個人問題?!迸畠翰焕斫猓骆聥屢彩且欢亲游?。她說:“女的一過30歲,就不好找對象了,我都替她發(fā)愁。”
6月12日,在相親角的信息欄下,林女士顯得特別的沮喪,剛在信息欄中看到個各方面條件不錯的小伙子,可被對方家長以年齡不合適拒絕了她。林女士的女兒今年34歲,事業(yè)單位,研究生學歷。她急切地抓住記者的手說:“你們接觸的人多,看看有沒有適合我女兒的人選,幫幫我吧?!彪S著女兒年齡增長,婚事成了林女士的心病。“我不能陪她一輩子,等我不在了,她有個依靠我才能放心?!?/p>
34歲的小琳笑稱自己是“斗戰(zhàn)圣佛”,她不排斥相親,但也不著急結婚。“我只是覺得我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甚至年齡還大了些,但我就是不愿意將就。”小琳說:“我現(xiàn)在工資夠我花,一個人也自由。找對象是要提升生活質量。如果不能,我為什么要和這個人在一起?”
“我對相親不抱什么希望,但家人給介紹,我也去見?!?6歲的左女士相親不下四五十次。她說:“女孩子二十七八歲還未出嫁的話,父母就得著急了。一過30歲,仿佛就急劇‘貶值’。不管你多優(yōu)秀,男方更看重你還能不能生育?!?/p>
“近兩年,通過這個相親角征婚的人,30歲以上占多數(shù),而且又以女性居多。往往自身條件越好的女性,越容易被‘剩’下?!笔腥嗣窆珗@相親角組織者韓文慧,已經(jīng)連續(xù)6年組織義務征婚活動。在他看來,現(xiàn)在的年輕一代女性基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全社會的婚戀觀念變遷卻有些滯后。傳統(tǒng)婚戀觀念中,普遍認為男大女小,這就使得30歲以上女性比男性選擇范圍更小。很多家長讓孩子成家的初衷是找個依靠,而現(xiàn)在的女性在心態(tài)上、經(jīng)濟上都更加獨立,在婚姻中更加看重平等互立。
韓文慧表示,青年男女在相親時,首先考慮的是各自外在“硬指標”是否合適。這幾年,相對來說,自身條件優(yōu)越的女性找對象難。這未必是她們自己“太挑”,而是有些男性見到條件較高的女性時,擔心配不上,就望而卻步。
年輕人咋不愛結婚了
一邊是老人扎堆相親角,另一邊年輕人不上心,都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當今的年輕人為什么不愛結婚了?
6月9日,韓文慧在市人民公園的相親角義務為外地工作的青年舉行了一次征婚活動。市民王先生和母親一起來到現(xiàn)場,他在北京工作,想找一位在北京工作可回我市居住或可接受日常兩地分居的女性。在現(xiàn)場,有人認為這樣的要求,可選擇范圍更小了。王先生的母親現(xiàn)場算了一筆賬:在張家口不足100萬可以買到地段不錯的房子,在北京首付都不夠。孩子的教育支出、生活支出更是遠遠高于我市。以她兒子目前的收入水平,不足以在北京成家立業(yè)。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而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今年36歲的單身青年小寧說,他也期待普通且平淡的感情,渴望“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可想想未來要面臨的婆媳關系、孩子教育,有點“談婚色變”,感覺還是再“逍遙”幾年吧。
“多掙多花、少掙少花,都是自己說了算,沒有孩子、家庭的負擔,我一個人隨心所欲慣了。旅游、健身、學習新知識……世界很大,有很多有趣的事值得我去堅持和探索?!边@是37歲單身女青年小楊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她說:“有時候,我也害怕老無所依,怕老了沒人陪著說話,換燈泡時沒人幫忙扶梯子,生病了沒人在身邊……但我更怕嫁錯人。”
小楊表示,她不排斥結婚,只是主動出擊的動力不足。韓文慧認為,抱著小楊這種婚戀心態(tài)的年輕人不是少數(shù),單身青年群體中也存在著主動單身的情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青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調(diào)個體性、獨立性,他們更注重在婚戀中的自我獲得感、幸福感,不愿意將就結婚。
“現(xiàn)在的適婚男女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自幼受到家長的呵護,自我意識濃厚,生活中缺少包容性,這也是當代青年找對象難的原因之一?!表n文慧說,隨著男女經(jīng)濟獨立,學歷升高,一些年輕人崇尚個性自由、追求生活私密性,不愿意面對婚后家庭生活的瑣碎事務,這使得他們不愿過早承擔家庭責任。(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本文中除韓文慧外,所提人物均為化名)(記者 荊麗娟)
1.本網(wǎng)(張家口新聞網(wǎng))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wǎng)”、“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wǎng)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 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wǎng)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